桦林中心校教师研培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桦林中心校教师研培论坛

本论坛为桦林中心校教师校本培训论坛仅供本校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经验和教育理论探讨
 
首页首页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搜索搜索  注册注册  登录  

 

 儿童习字间架结构不稳的几点对策

向下 
作者留言
崔金




帖子数 : 59
积分 : 162
注册日期 : 10-04-21
地点 : 地球

儿童习字间架结构不稳的几点对策 Empty
帖子主题: 儿童习字间架结构不稳的几点对策   儿童习字间架结构不稳的几点对策 Empty周二 一月 04, 2011 12:42 pm

汉字是人类文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中国人,理所应当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书法艺术的字法即结字所追求的就是用笔画线条构筑美的空间。笔画在未搭成独立的字之前,虽也显现出独立的美,但并没有多大欣赏价值。”(出自《中国书法》)此中所讲的美的空间,即书法的构筑之美,体现在单独的字中,即形态结构。因此小学写字教育中,重视对低年级儿童的间架结构教学更是不可臾缺的重要环节。

长期从事低段的写字教学,发现儿童在学写字时所遇到的问题虽然各种各样,但细细归纳后,发现总的说来,根本的问题还是结构不稳定。有的孩子的字虽然个别的笔画看起来写的挺漂亮,但是由于结构不合理,观察整个字总是感觉不和谐;有的字体重心不稳,呈倾斜状;有的字体结构松散,像散了架;有的字中,笔画与笔画之间打架,整个字显得脏乱……

入学儿童观察能力尚弱,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比较粗疏,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常常不能完整全面地观察例字,而导致写出的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是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针对这样的特点,我在时达六年的低段儿童写字教学中,摸索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1、运用最关键的笔画。

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 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我针对低段儿童观察粗疏的特点,引导儿童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揣摩关键笔画,理解关键笔画对汉字字体所起的作用上。

那么什么是关键笔画?我个人认为是一个汉字中最能体现其意韵的笔画,而且在字的整体结构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低段儿童接触的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字,都有较明显的关键笔画。如 “鸟”字中的“竖折折钩”、“幸”字中的第三笔“横”、“礼”字中的“竖弯钩”、“我”字中的“斜钩”等。这些笔画关系到整个字的结构是否稳当合理,又恰恰是儿童在写的过程中最容易写失败的笔画。

在这些关键笔画中以“横”画最多见,也最易被孩子忽略。尤其是当一个字中同时有好几个“横”出现时,引导孩子找出关键横,十分重要。如“春、青、丰”等有三横的字中,往往以第三横最长,写的时候要注意充分展开;“尊、寻、弄”等上下结构的字中,下面的一横像长长的手臂,有稳稳托起上半部分的作用,“首、重、言、布”等字中的长横都在字的前几笔,有统帅整个字的作用……

光是找还不行,孩子们回头又忘了,因此必须落实到写。在孩子们独立找到关键笔画的基础上,教师应用不同颜色的粉笔醒目地勾勒出这些关键笔画,以加深孩子的印象。然后在孩子们书写过程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强调。最后,反馈的过程可以交给孩子自己,因为有了这具体的操作要求,孩子们目的明确,互相检查起来较为容易。

2、用正误比较法。

传统的写字教学,往往是老师示范指导,学生临摹。经常是教师一边讲解,一边一笔一笔地书写。讲得多,学生未必都能听。往往是老师讲了很多很细,而学生都坐在下面漫不经心地看。真到自己写了,还是常出现结构或笔画上的错误。

根据以往写字教学经验,我把以往一年级学生在写字时最易出现的几种错误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同时,针对新入学学生对形象记忆特别牢固的特点,我在第一册生字书写教学时,较多地采用了“正误比较法”学写生字。将该字正确的写法与常见的错误写法一并亮出,让孩子自己去分析比较判断。

例:笔画的组合难把握的字:“也”教学时,我同时出示三种学生容易写成的字形和正确字型:

①也(横折钩的横明显写平)

②也(竖弯钩的竖比另一竖更高)

③也(竖弯钩弯明显短小)

④也(正确字型)

让学生们对照。学生一看这对比鲜明的四个“也”字,马上心领神会地笑

了,积极性高涨三言两语就把“也”字书写时的要点指了出来:

①横折钩的横要上斜;

②一竖要比竖弯钩高;

③竖弯钩的弯要大。

这样,用学生自己的发现替代老师的讲解,不但加深了印象,而且无意中让学生多了几份成就感,学习效率自然提高了。在书写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就刻意地避免出现刚才老师出示的滑稽的写法,错误率极低。

再如个别部件难把握的字,如“中”字中的“口”部。我收集了以往几届学生书写时最容易出现的字形,让学生自己选择:

①中(口字明显写扁)

②中(正确写法)

③中(口字写得过于方正)

学生很自然地选②,而且在说其他两个字的时候,有学生几乎一眼发现了错误:《“第一个太扁,好难看!”“第三个‘中’太瘦了。”一个“扁”和“瘦”字形象地归纳出了“中”字的错误写法。从学生的写字作业反馈中发现,上述两种错误情况明显比上几界学生少了许多。

这种方法往往教师要求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且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写字的过程中注意积累,收集这样的案例。

3、归类记忆。

“汉字结构难以掌握是我们没有走对路子,没有找出解决问题的普遍规律,归纳出字形结构的"公式"。而只是"就事论事",一个一个教,一个一个学,尽管耐着性子,勤奋苦练,却事倍功半。更有甚者,习字分不清主、次笔画,不断重复巩固自己存在的缺点,花费了大量时间,而效果甚微。”——侯玉新在汉字结构之谜》中的说法告诉我们给汉字归类学习写字,无疑是关键之举。

这个归类,首先当然得老师引导。如在学习“口”字时,通过正误对比的方法,孩子们都已经明确了“上宽下收”的要领,也基本运用到了书写之中。借此机会,我将含“口”字形的部件的字一一出示:西、四、田等。再让学生观察体会,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们立即指出来,每个字中的“口”部都是上放下收的。虽然此时孩子们还没有学写过这些字的笔顺,但是提早引导孩子认识这个规律,在以后的具体练习中,便能轻松掌握。

当然,这样的规律,在汉字中大量存在。如上下结构的字形往往容易写长,其根源是(1)支撑高度的笔画没有写短。如“黑”字中的一“竖”,决定了字的结构。一竖写长了,往往导致下面两横分离,字形松散。找出这样的根源后,学生在已经学过的生字中也找到了大量的字印证:“弯”“喜”等。(2)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距离没有拉近。如“事”字等。

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最易发生笔画打架的现象。关键是(1)横画收短。如“棋”字中的木部的横和其部的横必须写短,否则,便会连成一笔。

(2)左右相近处的笔画必须收敛。如“绿”字中左部的提和右部的点、提。必须引导孩子仔细揣摩,才能使笔画既紧凑又不乱套。

这些规律的存在是为了更好更轻松的学习写字,作为教师 ,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规律,自主地寻求规律,是相当关键的。

总的来说,引导儿童习字把握好间架结构,要讲究策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写出规范、美观、大方的字,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肩负起这一重担。让汉字这个中华文明的载体、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真正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返回页首 向下
 
儿童习字间架结构不稳的几点对策
返回页首 
1页/共1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桦林中心校教师研培论坛 :: 艺苑风景 :: 习字轩-
转跳到: